山東污水處理設備廠家
溶氣氣浮機為
影響污泥膨脹的因素有哪些?
-
提供商
諸城市吉豐機械科技有限公司
-
資料大小
102.8KB
- 資料圖片
-
下載次數(shù)
50次
-
資料類型
JPG 圖片
-
瀏覽次數(shù)
976次
廢水的生物處理是利用相關(guān)微生物的代謝過程,是降解或轉(zhuǎn)化廢水中有機物的過程。微生物降解有機物,自我增殖。
污泥膨脹有兩種類型,一種是由活性污泥中大量絲狀菌增殖引起的絲狀膨脹,另一種是由高粘性物質(zhì)(如葡萄糖、甘露糖、阿拉伯糖、鼠李糖、脫氧核糖等形成的糖類)積累引起的非絲狀膨脹。).
根據(jù)絲狀微生物對環(huán)境條件和基質(zhì)類型的不同要求,絲狀菌污泥膨脹可分為五種類型:
(1)低基質(zhì)濃度型;
(2)低溶解氧濃度型;
(3)營養(yǎng)缺乏型;
(4)高硫化物型;
(5)酸堿度失衡型。實際運行中,絲狀菌污泥膨脹是主要因素,占90%以上。
發(fā)生污泥膨脹時,主要有以下特點:
(1)二沉池污泥的SVI值大于200毫升/克;
(2)回流污泥濃度降低;
(3)二沉池污泥層增加。
一、污泥膨脹理論。
1.A/V假說:當混合溶液中的基質(zhì)受到限制或控制時,比表面積大的絲狀菌比細菌膠束更能獲得基質(zhì),因此細菌膠束受到抑制,絲狀菌大量繁殖。
2.動態(tài)選擇性理論:基于微生物的生長動力學,根據(jù)不同種類的微生物具有不同的最大比生長速率和飽和常數(shù),分析絲狀菌與細菌膠束之間的競爭。
3.饑餓假說: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可分為三類,第一類是膠束菌,第二類是耐饑餓絲狀菌,對底物親和力高但生長緩慢,第三類是快速生長的絲狀菌,對溶解氧親和力高,對饑餓高度敏感。
4.貯藏選擇理論:在底物寬限期的狀態(tài)下,非絲狀菌具有貯藏底物的能力,當?shù)孜锶狈r,貯藏的物質(zhì)可以代謝產(chǎn)生能量或合成蛋白質(zhì)。但有些絲狀菌也具有底物儲存能力,不能*解釋污泥膨脹的機理。
5.氮和氮氧化物假說:CASEY提出了低負荷生物脫氮除磷工藝的污泥膨脹假說。如果缺氧區(qū)反硝化作用不足,導致好氧區(qū)產(chǎn)生亞硝酸鹽氮,中間產(chǎn)物NO和N2O會抑制細菌膠束的好氧細胞色素,進而抑制其在好氧條件下的底物利用。相反,有些絲狀菌只能將硝態(tài)氮還原為亞硝態(tài)氮,因此在反硝化條件下不會在細胞內(nèi)積累NO和N2O,絲狀菌在好氧區(qū)也不會受到抑制,因此更具競爭力。
亞硝酸鹽與SVI呈正相關(guān)。沉降性能好的污泥粒徑分布廣,以球菌為主。膨脹污泥的粒徑大多在10μm以內(nèi),污泥細小。
二、影響污泥膨脹的因素。
1.溫度。
低溫有利于絲狀菌的生長。戴格等人發(fā)現(xiàn),10℃容易引起絲狀菌污泥膨脹,而污水溫度提高到22℃不容易引起污泥膨脹。
2、酸堿度。
活性污泥微生物的適宜pH范圍為6.5~8.5。當pH小于6時,細菌膠束的活性減弱,生長受到抑制,但絲狀菌可以大量繁殖,取代細菌膠束成為優(yōu)勢種群,污泥沉降性能明顯變差,出現(xiàn)污泥膨脹。當pH值低于4.5時,真菌*占優(yōu)勢。
3、DO.
低溶解氧是絲狀菌污泥膨脹的主要原因之一。如果溶解氧成為限制因素,細菌膠束的生長將受到抑制。絲狀菌由于其巨大的比表面積,更容易獲得生長繁殖所需的溶解氧,在競爭中處于優(yōu)勢地位。
低Ks的絲狀菌比低底物濃度的細菌膠束具有更高的比生長速率,這可以解釋底物限制、溶解氧限制和營養(yǎng)物限制導致的污泥膨脹。只要溶解氧有限,任何負荷下都會發(fā)生污泥膨脹。污水處理中DO控制在2左右,過高過低都不會造成污泥膨脹。